工业过氧化氢的总碳含量测定
工业过氧化氢是除水外的另一种氢的氧化物,主要用作氧化剂、漂白剂和清洗剂等,广泛用于纺织、化工、造纸、电子、环保、采矿、医药、航天及军工等行业。
国家标准《GB/T 1616-2014 工业过氧化氢》中对产品中总碳含量有相关要求,详见表1:
标准中写明工业过氧化氢中的总碳含量检测有燃烧氧化—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两种测试方法,其中燃烧氧化—非分散红外吸收法为仲裁法。现江西赣州有一客户,为监测产品工业过氧化氢的总碳含量,用TOC-2000型总有机碳分析仪,依据标准《GB/T 1616-2014 工业过氧化氢》选择燃烧氧化—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试产品中的总碳含量。
1、实验部分
1.1试剂与材料
1.1.1 邻苯二甲酸氢钾
优级纯或基准试剂,预先在110℃~120℃下干燥至恒重,干燥器内自然冷却备用
1.1.2 去二氧化碳蒸馏水
电导率<5.0µS/cm,TOC浓度不超过0.5 mg/L的水
1.1.3 高纯氧气:纯度≥99.995%
1.2 仪器与设备
分析天平:精度0.1mg;
TOC-2000总有机碳分析仪(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)
容量瓶:100mL,250mL,1000mL,GB/T 12806 A类;
一般实验室常备仪器及设备。
1.3实验方法
1.3.1 标准溶液的配置
总碳标准贮备液:ρ(有机碳,C)= 1000 mg/L
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(预先在110 ℃~120 ℃下干燥至恒重)2.1255 g,置于烧杯中,加纯水溶解后,转移此溶液于1000 mL容量瓶中,用纯水稀释至标线,混匀。
1.3.2标准曲线的绘制
配制成总碳浓度为0.0、10.0、20.0、40.0、80.0mg/L,采用同体积不同浓度进样,每个曲线工作点平行测定2次~3次,以碳的质量(mg)为横坐标,以积分面积信号为纵坐标,绘制校准曲线。
曲线方程:Y= 30441X+12.2,相关系数R2= 0.999
1.4样品采集与处理
1.4.1 试样密度的测定
客户现生产有27.5%、50%、70%三种规格的工业过氧化氢,用玻璃容器分别取三种规格样品各100mL,注入清洁、干燥的量筒内,将清洁、干燥的密度计缓缓的放入试样中,其下端应离桶底2cm以上,不与桶壁接触,密度计的上端漏在液面外的部分所沾液体不得超过2分度,待密度计在试样中稳定后,读出密度计弯月面下缘的刻度,作为试样的密度ρ。测定结果见下表2:
表2 密度测试数据
品名
|
工业过氧化氢
|
规格
|
27.5%
|
50%
|
70%
|
密度(g/mL)
|
1.101
|
1.196
|
1.289
|
1.4.2 试样的处理
把每个样品分别用超纯水稀释10倍,得到稀释后的样品,作为待测样品。
1.5测试参数
裂解炉温度:800℃
载气流量:180mL/min
进样体积:200μL
进样方式:自动进样器
1.6仪器测试结果
待测样品上机检测,每样平行测定三次,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仪器测试结果,结果见下表3:
表3 总碳测试数据
品名
|
工业过氧化氢
|
规格
|
27.5%
|
50%
|
70%
|
测试浓度
|
22.1mg/L
|
17.6 mg/L
|
28.9 mg/L
|
原液浓度
|
221mg/L
|
176mg/L
|
289mg/L
|
1.7总碳结果计算
总碳含量以C的质量分数ω计,按下式计算:
式中:
T——总有机碳分析仪测试计算得出的原液浓度,单位为mg/L;
ρ——试样的密度,单位为g/mL;
三个样品的结果计算详见下表4:
表4 总碳结果
品名
|
工业过氧化氢
|
规格
|
27.5%
|
50%
|
70%
|
总碳结果
|
0.0201%
|
0.0147%
|
0.0224%
|
2、结果与讨论
高浓度的过氧化氢(大于10%)有很强的氧化性,直接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飞溅或溢出的情况,容易造成人体、物体损害损伤,因此样品稀释后测试比较安全;再者,非分散红外检测器在20-40mg/L范围内检测具有良好的测试稳定性。综上,高浓度的过氧化氢一般用超纯水稀释5-10倍后,用上海元析TOC-2000总有机碳分析仪上机检测,可以得到很好的测试结果,此次试验正好验证此结论。